消费、投资和出口是传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增长还是衰退将影响人们对经济的信心。GDP、失业率、通胀率等较为显性的宏观经济评价指标十分常见,而评价消费者信心的隐性微观指标并不多见。

  作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副教授(长聘)、木兰学者、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马京晶自2018年以来做了一项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CCI)的研究。通过全国范围有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和大数据舆情分析,了解消费者对总体经济发展和多个重要消费领域的满意程度和未来预期,进而反映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和消费情况,实现跨地区、跨人口、跨时间的对比,辅助各级政府、企业等主体决策。1月6日,她将在北大国发院MBA讲坛分享中国消费者信心观点。在分享之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消费者信心的话题专访马京晶。

  根据马京晶的研究,中国消费者信心在2023年下半年回升。尽管消费者信心处在一个逐步回升的过程,但各个领域的回升幅度并不一致。其中,居民支出大项住房领域的消费信心恢复缓慢。

  在她看来,目前已观察到各领域的消费者信心持续两个季度回升,但持续的上升是基于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信心。如果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信心无法恢复,消费者很难持续消费,消费是很难被单纯刺激出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提升微观主体信心。她说,要珍惜现在的信心回升势头,坚定方向,多措并举,持续采取更有效的经济促进措施,稳就业、促增收。

  当前消费信心最低的领域是住房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的指标,主要由当期满意指数和未来预期指数构成。国际上已有诸如密歇根指数和谘商会指数等成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数据是来自对500个至600个家庭的电话调查;谘商会指数的数据是来自对5000个人的问卷。鉴于中国国情的独特性,这些指数体系难以全面而系统地刻画中国消费者信心现状。

  基于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通过全国范围有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和大数据舆情分析,了解消费者对总体经济发展和多个重要消费领域的满意程度和未来预期,进而反映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和消费情况,实现跨地区、跨人口、跨时间的对比,辅助各级政府、企业等主体决策。

  “中国人口更多,地域差别更大。我们每次选取的样本量有1.5万人,问卷内容针对经济总体、工作状况、收入状况以及各个消费领域的当期满意度,还有对各个消费领域的预期消费。”马京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了消费者信心指数样本筛选的过程,样本量按照性别、年龄、地域等交叉抽样,剔除了一些重复存在、数据丢失等无效数据。

  根据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来讲,去年下半年各个领域的消费信心均出现回升。从2023年6月底开始,当期满意度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上升拐点。当期满意度的拐点斜率是高于一年预期消费、五年预期消费。截至去年12月,当期满意度的水平已接近2020年初的值。

  “从2019年至今,中国消费者的一年期信心是高于当期满意度的,五年期信心是高于一年期信心的。这个说明普遍来讲,大家认为生活会越来越好。”马京晶说。尽管去年第二季度的当期满意度和信心再次出现下降,但令人欣慰的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当期满意度、一年期和五年期信心持续回升。五年期信心的波动振幅要小于当期和一年期,五年期信心更为稳定。

  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涵盖了住房、教育、医疗保健、环境、食品、日常娱乐、旅游、交通、线上购物、线下购物、交通等领域。尽管从去年6月开始,消费者信心处在一个逐步回升的过程,但各个领域的回升幅度仍不一致。

  总体来看,当前消费信心最低的领域是住房。自2023年1月开始,住房预期消费指数出现明显加速下滑。直至去年6月,住房预期消费指数才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向上反弹。即便如此,住房的预期指数仍低于上述领域,和线下购物指数相当。与之对应的是,住房当期分类满意指数已恢复到2019年12月的水平。“从这点来看,消费者对现在住房满意度并没有明显下滑,只是购房的预期显著下降。”马京晶表示。

  住房预期消费指数出现向上拐点的时间节点与多地出台房地产优化政策的节点一致。去年6月以来,多地出台房地产优化政策,主要集中在降低首付比例、优化公积金、优化限购等方面,其政策力度较往年更强。

  在住房预期消费指数缓慢恢复的同时,消费群体也出现结构分化。根据马京晶的研究,45岁及以上人群住房领域消费者信心恢复最快,这部分人群中的中收入群体则恢复最快。而44岁以下群体,特别是24岁以下群体,住房预期消费指数相对较低。马京晶表示:“高收入群体中的一部分很可能不把住房当作刚需消费,中收入群体有更多自住刚需。”

  35岁到44岁群体未来一年分类教育预期消费较高

  与住房预期消费指数相反,24岁以下群体对未来一年日常娱乐消费预期较高,且该指标自2023年以来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45岁及以上群体该指标的波动则很大,自2022年12月至今呈现“V”型走势。

  马京晶分析,两个群体消费领域的曲线变化背后有不同的消费观念。2019年12月,由于环境的不确定,45岁及以上群体倾向于砍掉非刚需的消费项。一旦约束条件发生变化,这一群体信心恢复也很快。年轻人在消费信心下降时日常娱乐消费并不下降,年纪大的群体在去年二季度信心下降则非常明显,但在之后的第三、四季度又有显著回升。在医疗保健方面,该领域的预期消费指数基本为年龄越大恢复越快且预期消费也越高。与之对应,34岁以下群体对医疗保健的预期消费则低于其他年龄段。

  教育领域也是马京晶关注的重要消费项。总体来说,35岁到44岁群体未来一年分类教育预期消费最高,其次则是45岁到54岁群体。但45岁及以上人群教育消费信心恢复却最快,“V”型反弹明显。24岁以下群体分类教育预期消费很低,甚至要低于55岁及以上群体。另外,本科及以上群体教育消费信心的恢复更快,高出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在图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出现“V”型拐点的时间节点要早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消费领域是新能源车,潜在新能源车消费者增量集中在25岁到44岁年龄段,55岁及以上反而是呈减少态势。

  纵观所有预期消费指数曲线,环境领域是最特别的存在。自2019年到2023年,各群体对环境的满意度和预期值都处在一个相对高位。

  持续刺激消费很难

  马京晶大致总结了2020年到2023年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的周期。自2020年开始,消费者当期满意度,一年期信心及幸福感显著降低。到了2021年第二季度消费者满意度和信心有所恢复。然而2023年第二季度,消费者满意度和信心再次下降。到了2023年下半年,消费者满意度和信心在所有消费领域均出现持续回升,对总体经济(包括收入和就业)的信心趋于稳定。

  马京晶的研究侧重消费者行为与心理,“我最关心的并不是消费了多少钱,而是消费者的满意与幸福”。她将消费者幸福感分为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来度量。其一,认知维度是消费者对自己生活的总体评估,例如他们觉得生活过得如何,目标是否达到;其二,情感维度是对消费者情绪幸福感的判断,如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这里使用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的情绪幸福感量表。

  马京晶指出:“过去几年,大家对自己的生活的总体评价是比较稳定,情绪幸福感虽然有波动,但目前的情绪幸福感在恢复。”

  马京晶在研究中发现,消费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对自己工作、收入和对中国总体经济的信心的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度量中,我们把消费者对中国总体经济和自己工作和收入的信心整合为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一综合指标的满意度在过去两个季度有持续回升,对这一指标的未来预期也趋于平稳,虽然还没有明显的上升。”

  对此,马京晶得出了一个结论:目前观察到各领域的消费者信心已持续两个季度回升,持续的上升是消费者基于对收入和就业的信心。她认为,中国和美国的消费者存在一个很大的不同,即中国人更加倾向预防导向(prevention focused),而非促进导向(promotion focused)。如果收入和工作没有保障,人们很难持续消费,消费很难被刺激出来。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提升微观主体信心。马京晶认为,要珍惜现在的信心回升势头,坚定方向,多措并举,持续采取更有效的经济促进措施,稳就业、促增收。

  人物背景:马京晶,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副教授(长聘)、木兰学者、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

  马京晶于2015年在凯洛格商学院市场营销系获取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消费者行为与决策、公益行为与决策、心理健康与幸福。她的研究成果曾被发表在世界顶尖级学术期刊上,其中包括《消费者研究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营销研究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消费者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和《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